<返回
2022-04-14 11:28:19

保罗·蒂芙尼博士:“全球化”的六种争论

导读:在经济全球化已然势不可挡的背景之下,不时出现的“反全球化”论调,不仅听起来异常刺耳,而且不合时宜。

 

总体而言,20世纪下半叶全球经济的强劲扩张对所有人都有利,特别是对所谓“新兴市场”国家的公民。但出于种种原因,“全球化”被部分论调视为西方发达经济体呈现“空心化”的主要原因。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国的经济政策被认为是主要问题。特别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对抗情绪加剧,以及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进一步导致了许多人开始转向反对“全球化”。即使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额,这场辩论的结果必将对全球所有国家和未来多年的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部分人坚持认为这是好事,即国家经济保护主义现今应该占据上风,并且应该建立全球商业壁垒。然而,关于这场辩论当前存在诸多观点。那么,“全球化”是否已走向终结?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将会对我们各行各业,以及我们个人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又该为新的“全球化”思潮作何准备?

 

有鉴于此,我们策划推出了【全球化主题】系列导师公开课,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一期:《“全球化”的六种争论》

 

保罗·蒂芙尼博士(Paul Tiffany Ph.D.)


2022年4月12日,紫荆教育-玛丽伍德MBA客座教授保罗·蒂芙尼博士(Paul Tiffany Ph.D.)在紫荆教育MBA“导师大讲堂”中,为广大学员带来了名为《THE GLOBAL ECONOMY TODAY:IS “GLOBALIZATION”DEAD?》——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否已走向终结?的主题分享,并详细列举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六种主要争论和背后的利益关系。

 

本次讲座共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的本质;第二部分:“全球化”的六种争论。

 

本次主题分享的主持人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博士付喆,对话片段中文总结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管理学硕士王婷。

 


第一部分:“全球化”的本质

 

谈及“全球化”,我们首先要了解下世界经济的现状。

 

现今,全球经济的体量有多大?

 

2021年,全球名义GDP为94.9万亿美元,购买力平价为144.6万亿美元。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数据均出自2022年初的统计,后续受疫情、供应链问题以及俄乌冲突影响,未来还将有一定的变化。

 

2020年,全球经济下滑了3.1%;2022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大约将达到4.4%,发达经济体是4.2%,新兴市场是4.8%。

 

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变化的大概估值在2.5%-2.3%之间。另外,全球人口的数量在2022年初已达79.5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90亿。

 

目前外界对于全球经济的预测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衰退的风险”,原因主要有疫情影响,以及受俄乌局势影响。由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导致相关供应链中断,进而冲击着全球能源、粮食、金融市场、产业链,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持续蔓延,整个国际社会都不得不为此买单。

 


现今,业界对于“全球化”的定义有很多,在此主要从两个方面为大家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需要明晰,“全球化”是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日益紧密结合的一个过程,特别是通过贸易、技术以及跨境资金的流动。

 

其次,作为第二种效应,“全球化”还指世界各民族国家之间实现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政治的一体化,人们的价值体系是趋同的。

 

在这里,我想先说明下自身观点——我本人是非常支持“全球化”的,正是因为“全球化”让世界人民都受益。不过,“全球化”并非一个自然现象,“全球化”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政治领导人的意愿在发生改变。


“全球化”并非一个自然现象


可能有同学会问:为什么会出现“全球化”?人们为什么要跨境买卖商品?

 

对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时间线为大家陈述。

 

首先,18世纪末在英国诞生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并逐渐带动起跨境贸易,这是主要的原因。在此之前,世界的本质是农业世界。

 

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谁是世界的主导?这个答案很有趣——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人口最多,粮食产量最大。

 

当工业革命来临,一些西北欧的小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法国等迅速发展;此时的中国、印度却没有跟上脚步,农业大国的性质没有改变。

 

众所周知,农业经济的财富来源是土地,因为要种粮食。那么,谁是土地所有者?答案是:富农、贵族


又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此时的贸易不发达?

 

有两点理由,首先是运输的问题。食物需要保鲜,但是保鲜技术是到19世纪末期才出现的,因此将食物从外地运往当地很困难,国内的市场又很有限,所以商业活动多数以当地市场为主。

 

再者,交通业也不发达,主要是以牲畜运输为主。总之,科技不发达导致了运输困难。

 

此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有:当时只有富农才有土地所有权,甚至政权,他们不希望国外的商品进入当地市场,国家之间有很严格的保护政策,制止外部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以上我所陈述的政治、科技和经济等因素均阻碍了全球市场的增长

 

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阶级已变得更加强大,当他们想把工业品,诸如纺织品、衣服以及其他制造业产品卖给以生产食品、农产品为主的国家时却遭拒绝。因此,英国权力机构便开始立法,降低他们的贸易限制,此时全球经济便开放了。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全球化”发展,有以下几个时期尤为值得注意。

 

第一个是1847年至1914年这一节点,此时全球贸易的扩大,主要是由于“8月炮火”一战的爆发。

 

第二个重要时间点是1930年,即世界经济大萧条。在当时,没有人知道如何管理世界经济。

 

1937年,西方的宏观经济学形成,但并没有促进新的“全球化”。1939年,二战爆发,虽然作为一战的延续,可一战的主要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并成为主要的新生力量,冲击了传统的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之后,美国也加入了二战。而二战后,正是美国崛起的开始。但起初,美国并未意识到“全球化”的重要性。

 

看看美国地图便可知:从东海岸(大西洋)到西海岸(太平洋),均有巨大的天然屏障;北部是加拿大,南部是墨西哥,均是相对较弱的国家。由于地缘因素,美国不担心他国入侵。同时,美国是个孤立国,而且经济潜力巨大,作为最富有的农业大国,其物资、油气皆丰富,还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因此,美国认为,自身不需要参与全球经济。

 

但二战后,在欧洲、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来自前苏联的威胁时刻存在,因而美国决定为民主资本主义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世界,由此美国开始走向开放贸易,实施技术转让,给一些国家提供资金。此时,全球经济活动开始增加。

 

之所以列举上述的诸多历史事件与关键时间点,目的正是要向大家强调,经济发展与政治举措的相互关联及相应概念,进而使我们明白——“全球化”并非一个自然现象,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促使的结果

 

历史并不是一门科学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存在周期性的。

 

回溯各个伟大民族的衰落过程便可证明:


16世纪的西班牙,创建了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国,但是没有保住;

 

17世纪的荷兰,以“海上马车夫”之誉取代了西班牙,曾一度称霸世界。但在1652年到1674年的三次英荷战争后逐渐走向衰落,其世界霸主地位被英国取代;

 

18世纪的法国,不仅在北美建立了加拿大,北非、东南亚的大部分也均为其殖民地;但在路易十四之后开始走下坡路,7年战争之后便完全衰落了;

 

19世纪的大英帝国实施殖民扩张政策,但英国即使把地球1/4的面积囊括其中,却依然一步步走向衰落;

 

20世纪的美国,诸多战争的爆发,对美国的消费和经济增长刺激正在逐渐消失。


因此,历史并不是一门科学,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

 

正如几个月之前,恐怕很少人能够预想到俄乌间会爆发军事冲突,而此举给“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预估。当然,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事件,会改变一个国家,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现今的世界经济正在饱受通胀之苦,原因有很多,疫情、全球供应链问题以及俄乌冲突等,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

 

那么,“全球化”的大门是否还会如往常那样向外界打开?谁又会成为21世纪的主导?——中国还是美国?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长期关注与研究。

 

 

第二部分:“全球化”的六种争论 

 

“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外界在探讨“全球化”时,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论断以及对这些不同论断的反驳。应该说,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监管与全球治理系教授安西娅·罗伯茨(Anthea Roberts)和加拿大女王大学法律系助理教授尼古拉斯·兰普(Nicolas Lamp)共同撰写的《全球化的六方面》一书,为大家很好地分析了每一个论断产生的原因,并梳理了争论背后的逻辑。

 

接下来,我们就基于《全球化的六方面》中六种不同角度的叙事观点,来一同分析下在“全球化”的浪潮当中,到底谁赢谁输?有哪些重要观点?大家又各自支持哪一种观点?


建制派叙事

 

首先,就个人而言,我非常支持第一种观点,即建制派的叙事观点。达成“双赢”是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诉求,这也是建制派叙事的一个重要论断。

 

从1988年到1999年的10年间,对于全球绝大多数工作者来说,正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使得他们的收入显著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效益的产生虽然是以整体来衡量的,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考虑个体获益的多与少。对此,建制派叙事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非常直截了当的辩护,简单说,就是长期来看,专业化与自由贸易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富有。

 

依照建制派叙事所要阐述的观点来看,人们想要提升物质福利,而资本主义市场的兑换制以最大可能阻止了其有效性。“全球化”把利益带给所有人,通过采取劳动专业化和接受持续的技术变革,现今的人类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生活得更好。


左翼民粹主义视角

 

第二个论断,即左翼民粹主义视角。

 

诚然,左翼民粹主义者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左翼民粹主义视角是以社会阶层为根本分析项,触角则涉及到国家层面。

 

依照左翼民粹主义视角的观点,经济全球化将收入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转移到了全球前1%的超级精英手中。即精英群体获益,中产阶级与穷人群体损失。

 

所有人或许都想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但由于“全球化”以及“新自由主义”下资本主义市场的基础,现今被1%和顺从的专业阶层(前20%)完全掌控。虽然,经济蛋糕可能越来越大,但其所带来的收益好处并没有公平分布。

 

“全球化”的“赢家”利用他们的财富和对政客的影响力,通过一系列措施以至于令工人们的健康、安全和工作保障受到严重损害。

 

这一说法,也让我想起华尔街金融机构及其高层管理人员,他们通过全球经济金融化来牺牲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的利益而致富。这一观点便证明了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道理。


右翼民粹主义视角

 

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将收入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转移到了全球前100的超级精英手中,是左翼民粹主义视角;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右翼民粹主义视角,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右翼民粹主义者认为,传统的制造业城镇不是输家,而是政策的受害者。因为“这些政策”没有承认他们对社区的贡献超过GDP。

 

那么,右翼民粹主义视角又是什么呢?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右翼民粹主义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下,新兴市场工人群体赢,发达经济体工人群体输。

 

许多人通过“全球化”所获得的总收益,是以落后者的损失为代价,他们的生活方式、尊严;他们的社区和文化以及民族爱国主义均被夺走,“全球化”对他们不公平。对于很多蓝领人群来说,这是他们工作以养家糊口的机会的丧失。

 

这些“失败者”要么不能也不想改变,且不想离开他们的固有社区和群体,从而去更加发达的地域寻找新机会,他们更想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希望回到过去。因此,他们便质疑“全球化”,“美国优先”便延伸到所有国际关系领域。为此,“全球化”的大门再次关上了。

 

从国家角度来讲,中国、墨西哥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获益;国际银行组织以及全球主义者也获益,损失者是蓝领工人,他们所在的社区以及发达经济体的生活方式。财富从发达国家的蓝领工人手中转移到了新兴市场国家工人与全球精英手中。这一收益损失的后果,是右翼民粹主义者所不希望的。


企业权利视角

 

在提及企业权利视角之前,需要先向大家灌输一个概念:在经济全球化下,全球、跨国公民社会以及跨国公司所处的突出位置,及其连同其与民族国家的关系和对民族国家的全能影响,已成为位于主权国家与政府组织之外的第三力量。

 

经济全球化下,所谓的企业权利,即对潜在的少数几家公司实施创建,并利用全球寡头垄断,指出大型公司的能力引发一场“竞”劳动和其他成本,同时呼吁保护知识产权等资产标准化。

 

依照企业权利视角,跨国公司群体赢,工人及政府群体输,即全球化将收入从中低阶层手中,转移到跨国公司和全球1%的顶级精英手中。

 

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命导致了“赢家通吃”产业,其中只有一家公司(或极少数公司)主导一个行业。因此,这些公司辩称,规模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消费者价格降低超过了任何其他考虑,因此不应该对他们施加经济或政治处罚。“企业权力”倡导者不同意这一观点,但他们不确定除了罚款或增税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地缘经济视角

 

持地缘经济视角的人会认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大国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压倒了所有其他关切。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门便向世界敞开;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引进了更多投资,在随后的10年间,中国社会财富的增长非常迅猛。

 

事实证明,“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反馈了它的雄心”,它决心赶超美国并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相信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实现其目标,中国正借全球化契机,以建立符合美国商界和政界所要求的合作机制,作为交换,它也获得了新的技术、知识产权,并得以进入西方市场。在中国政府看来,全球化是一场“持久战”。

 

基于上述背景的铺垫,我们便可得知,地缘经济视角所认为的观点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赢,美国输。基于地缘经济视角,“全球化”为所有工人创造了财富。但在2000年之后,中国获得的回报不成比例。

 

这些持地缘经济观点的人还认为,自苏联解体以来,中国是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最严重的生存威胁。因此,“全球化”的好处不应该扩大到这个国家。为了实施这种排斥,美国和西方应该将工厂重新靠岸(回流),惩罚那些与中国打交道的人,与全球供应链脱钩,并为与该国的潜在冷战做好准备。

 

即使在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国家范围,大体仅限于中国和美国,但影响仍是重大且深远的。从收益损失的配比来看,随着中国的获胜,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主要是西欧)的失败,财富亦从富裕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转移到了中国。这是地缘经济视角的基本思维。


全球威胁视角

 

最后要提及的是全球威胁视角。这是一个综合性标签,用于关注“全球化”固有的更广泛风险。

 

基于全球威胁视角,人人都是输家。因为依照全球威胁的叙事思维,“全球化”已耗尽了世界资源,并有可能威胁破坏地球生态系统。

 

“全球化”导致全世界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幅增加,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各地,也刺激了无数与人类需求无关的产品和服务的销售。由此产生的全球连通性也使人们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总体结果是地球自然资源的退化,并可能不可逆转地陷入物质、道德和政治的破坏。经济增长需要与人类的长期生存相平衡。如果我们要作为一个星球生存下去,所有国家都需要采取“绿色”举措来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全球机构需要带头确保“全球化”不会摧毁未来。

 

毫无疑问,全球威胁视角是极度消极的。在范围上,触及了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从收益损失角度而言,人人输,无赢家。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穷人将首先遭受损失,并且损失最大。相比之下,全球1%的优越人群可能试图通过居住在隔离和受保护的居民点或通过星际旅行来逃避破坏。即使极少数人能够最大幸免,但依照全球威胁视角,没有人有收益,人人皆有损失。

 

以上的六种主流观点与视角,便是当今关于“全球化”争论,以及叙述不同优缺点的大体思想。相信,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理解与倾向。就我自身而言,我依然非常坚持传统意义上的建制派叙事,因为我相信,全球化的受益者是所有人。

 

在此,也欢迎我们的同学以及广大关注者,持续讨论与研究。我们一旦在相互对立的叙事中发现有价值的共同点,必然会对达成全球化共识以及制定未来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正如《全球化的六方面》一书所言,全球化本身可以视作为一个魔方,正因为它是多面的。全球化既是一个动名词,又远不只一种既有的状态,也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塑造当代世界基本性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此,希望我们的同学,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多用相对客观、相对独立、相对批判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世界,看待各种事情和事物的发展。

 

致公司的三个发展策略

 

从长期来看,“全球化”或许会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令大家倍感担忧,但从短期来看,我们还是应该对此报以乐观看法。

 

具体就公司的发展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措施着手:

 

No.1

首先,建议我们增加库存,从供应商处增加订购量,以便在供应出现问题时,具备缓冲库存之效。

 

No.2

其次,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时,能够更加多样化,切忌过度依赖某一个或少部分。如果只有来自一个国家的供应商,那么可以关注一下其他的国家。

 

No.3

第三,实施制造业回流,也就是与离岸外包相对的回岸措施。一旦出现问题,公司便可不依赖海外供应商,而是依靠本土制造解决问题。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一点建议。


学员提问

 

Q: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技术如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在未来的“全球化”过程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保罗·蒂芙尼博士:我非常支持当今众多传统行业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运用,日常经济活动中的相关投入成本被显著降低,尤其是让那些原本无法进行贸易的商品与服务实现了可贸易化,例如医疗类服务,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其能够实现跨国间的操作与流通。在此也期望,更多的企业家、管理者能够加入到数字化转型的行列中。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更是至关重要的。


END

 

“导师公开课”既是最前沿知识的传授与分享,也是紫荆教育丰富教学活动的延展,更是紫荆教育师生间进行充分学术探讨与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让每一个来到紫荆教育的人都能享受和感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成果,让每一个在紫荆教育的人都能享受到终身的学习与成长,并终身受益,是紫荆教育不变的初衷。

 

接下来,“导师公开课”还将不断地推进与优化,紫荆教育亦将推出更多高质量、有价值的教学分享与学术交流活动,致力于做好同学们最可靠和最有力的后盾,在此,欢迎更多追求梦想的朋友加入!

 

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全球化主题】系列导师公开课的活动。